文章目录
大血藤的简介
大血藤(拉丁学名: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 Rehd. et Wils.),习称红藤,又名血藤、红皮藤等,大血藤为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红褐色;复叶三出,互生;花单性异株,辐射对称,花瓣6,极小,花萼6,花瓣状;果实为聚合果,由多个肉质小浆果组成。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亦产。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痉的作用。风湿痹痛,赤痢,血淋,,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大血藤的
大血藤的功效和作用
【成份】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胡萝卜苷、β-谷甾醇、硬脂酸、毛柳苷、鹅掌楸苷。动物实验表明,水提醇沉物可提高耐缺氧能力、减弱心缩力、减慢心率、减少心输出量、减轻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程度、改善心肌梗死所致心肌乳酸代谢紊乱,具直接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抑制作用,亦具降压、增加血液中cAMP和cGMP含量的作用。
【功能主治】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
②《简易草》:“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③《中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蛔虫腹痛。”
④《湖南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
⑤《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
⑦《陕西中草》:“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M五钱(此草),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景岳全书》)
②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
大血藤的副作用
大血藤忌用人群:孕妇。根据医学上的临床观察,大血藤并不含毒性,长期服用也不会产生不适反应,并且大血藤与适量水一起煎服并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服用大血藤过多,会导致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的情况,所以胃不好的人使用的时候要注意量的控制哟。
大血藤市场
如何挑选大血藤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大血藤的制作技巧
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大血藤的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