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百科

脱肛的民间偏方 脱肛民间偏方奇效方有哪些


一、脱肛的民间偏方


人人都有可能得脱肛,脱肛是外科的常见病,多会导致人们出血、脱出等,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脱肛,那么,如何治疗脱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人们治疗脱肛的偏方。


1、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直肠粘膜脱垂 ⒍取S梅: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2、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脱肛。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3、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4、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5、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二、脱肛的最佳治疗方法


1、清热除湿――缓解当下之急


直肠脱垂很容易发生溃疡出血,常有分泌物流出,使肛周瘙痒潮湿,污染,使患者十分尴尬。“双红提肛方”精用消炎消毒、清热除湿之品,针对脱出辨证用,可迅速消除脱肛症状。


2、升提固涩――强化直肠自行还纳功能


直肠脱垂患者脾虚下陷,失约,导致直肠反复脱出。“双红提肛方”运用健脾益气、升提固涩的治法,使脾有力运化气血,升阳举陷,增强收缩能力,恢复并强化直肠自行还纳功能。


3、补益中气――扶正固本,杜绝复发


直肠脱垂即使术后也很容易复发。要根治直肠脱垂必须从病因入手。“双红提肛方”通过水煎,物有效成分直达病灶,养阴生血,改善脾虚下陷,修复功能,改善体内微循环,增强免疫力,彻底治愈脱肛,达到标本兼治不复发的目的。


三、脱肛的原因


1、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小儿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周围支持固定作用括约肌群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自口脱出。


2、局部组织解剖因素


2.1、骶骨弯曲度未形成


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


2.2、周围肌肉支持力弱


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


2.3、黏膜松弛


直肠黏膜附着在肌层上较松弛黏膜易自肌层滑脱。


3、促成因素


任何情况使腹内压长期增高或突然增高,均可促成直肠脱垂。如经常便秘、腹泻、百日咳、包及结石长期慢性咳嗽等疾患,常是脱肛的诱因有些疾病(如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或损伤(包括意外和手术损伤)造成括约肌及直肠周围肌肉功能或神经功能障碍者直肠失去支持腹压增高即可发生直肠脱垂。


总之,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讲的有关脱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希望对各位朋友有帮助。